在2017年,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最新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,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提供了明确的指导。**将围绕这一标准,从课程目标、内容框架、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,帮助家长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新课程的变化。
一、课程目标
1.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,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。
2.培养学生独立思考、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。
3.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、写作、口语交际等语文技能。二、内容框架
1.阅读与鉴赏
诗歌、散文、小说、寓言等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。
新闻、科普、历史、地理等非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。2.写作与表达
日常应用文写作,如书信、日记、通知等。
创意写作,如童话、科幻小说、剧本等。3.口语交际
日常口语交际,如问候、介绍、劝说等。
专题口语交际,如辩论、演讲、采访等。4.识字与写字
常用字的识别与书写。
汉字结构、部首、笔顺等知识。5.语文工具书的使用 词典、字典、成语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。
三、教学建议
1.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,提高学生的阅读、写作、口语交际等能力。
2.引导学生通过阅读、写作、口语交际等活动,感受语文的魅力。
3.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。
4.结合学生实际,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,提高教学质量。四、家校合作
1.家长要**孩子的语文学习,与学校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。
2.家长要**孩子的阅读兴趣,鼓励孩子多读书、读好书。
3.家长要**孩子的写作能力,鼓励孩子多写作、多练笔。
4.家长要**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,鼓励孩子多表达、多交流。2017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我国语文教育指明了方向,家长和学生应积极适应新课程的变化,共同努力,提高语文素养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